10月20日是“世界骨质疏松日”。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称,全球50岁以上老人中,1/3的女性和
1/5的男性会受到骨质疏松的威胁。随着人口老龄化,我国已居世界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的首位,在过去
的30年间,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加了300%。最新统计结果显示,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达9000万,其中
50岁以上妇女发病率达50%。
打个喷嚏就能骨折
生活中,我们常会看到一些老人弯腰驼背、身高“缩水”;有些人轻轻一碰就骨折,甚至用力咳嗽
也能“咳”断几根肋骨……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“后果”。骨质疏松的骨折经常发生在脊椎
、髋骨和前臂三个部位,如果髋骨骨折一年内死亡的比率可达20%,而致残率高达50%。
儿童期是“积蓄”骨质的黄金期
专家指出,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到处可见,不可控因素(如遗传、种族、性别、年龄、父母髋关
节骨折史)和可控因素(运动、营养、酗酒、吸烟、体重指数、激素使用)都可能在悄然地破坏骨质。骨量
减少一旦发生,几乎不可恢复,健康的骨质受到破坏后,医学上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,帮助其
恢复原状,因此,正确认识、早期预防更为重要。
儿童生长发育时期是积蓄骨质的黄金期,在35岁骨峰值达到最高值前,可从营养,运动和光照(帮助
人体合成维生素d)三方面储备骨质。女性35岁以后到49岁绝经前,男性40岁以后就要采取措施延缓骨量
丢失。女性绝经后10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,则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药物治疗。进入老年
期的男性和女性,最保守的评估是均已进入骨量减少期(也叫亚健康状态),这时需要药物治疗、联合用
药治疗或综合治疗,只补钙、用活性d是不行的。骨质疏松的三大治疗原则是:缓解疼痛、延缓骨量丢失
、预防骨折。
- 上一篇: 甲状腺癌偏爱女白领 发病率是男性3倍
- 下一篇: 女性脱毛 安全为上